我把SCCS-Beijing議程跟報告題目放上網路,提供大家參考。

附上點出發前的心得:

研究所混了四年,終於擠出點東西讓我有藉口去參加研討會。報名時我跟老闆私下聊過,我認為現今局勢,帶著點兩岸情感與統獨意味,所以一報名我就認為我會被接受。

不過,這論壇在哪舉辦不是重點,對我而言的兩大重點,其一是能見到喬治夏勒,他的書真是太精采;其二我思考很久,就像大二時候,我在思考自己未來研究目標時後,很單純的就想踏進深山,從事困難的生物調查,直覺就想到台灣黑熊,如今,我依然很直覺式的思考,我想到更高的山更加荒野的地方,接觸更神祕的物種,腦子浮出的第一直覺就是雪豹研究。

因此,這次有點像墊腳石,我想用盡各種方式,哪怕是比手畫腳+破爛英文,我都想要開口問他們是否能有機會讓我明年這時候可以抵達尼泊爾從事雪豹或熊類的研究。

準備往下一個目標邁進,郭熊,加油!!!

北京論壇:http://www.beijingforum.org/html/folder/1-1.htm

SCCS-Beijing SCCS-Beijing

SCCS-Beijing

簡章:北京论坛学生分论坛暨 
学生保护科学大会北京年会(SCCS-Beijing) 
保护的新希望 
会议时间:2013年11月1-5日(含两天培训) 
会议地点:北京大学 
———————————————————————————— 
背景 
世界与中国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态足迹的延伸,气候变化、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危机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mega-biodiversity” country)。中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在世界上名列第三,野生动物物种为全球10%左右;由于庞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对世界的发展、环境与保护产生着举足轻重的贡献或影响。 
中国也是当今世界最具有活力的国家。在过去27年里GDP持续9%以上的增长奇迹不仅使中国数以亿计的人民生活脱离了贫困,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契机。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如此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好转承担了巨大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代价,中国目前的发展几乎在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水、空气、土壤的污染已经开始影响人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自然栖息地和水源地退化。与此同时,中国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增长也使得我们的生态足迹(footprint)遍布全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关键地区。 
本届北京论坛学生分论坛由北京论坛组委会与学生保护科学大会(Student Conference on Conservation Science,简称SCCS)共同举办,为培养训练专业的年轻保护人员、满足社会对生态保护的需求尽一份努力。同时,分会也旨在促进中国及亚洲地区从事保护工作人员之间的充分交流。 
北京论坛学生分论坛 
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进一步扩展论坛视野,重视学术新生力量的培养,北京论坛于2010年开始设立青年学生分论坛,迄今已有来自世界知名高校的100余位优秀学生参加过该分论坛,他们通过热烈的学术讨论,围绕不同的主题交换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展现了青年学生的活力和朝气。经过三年的良好发展,学生分论坛已成为北京论坛的又一重要品牌。 
学生保护科学大会SCCS 
学生保护科学大会(SCCS)是目前仅有的、由学生和保护领域的年轻研究人员为主角的保护科学年会。年会的目的是为年轻的保护科学研究人员和保护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的工作成就、拓展视野、积累经验、学习新技能,并构建网络联系的机会。SCCS首次在2000年由剑桥大学发起举办,迄今为止,已有全球119个国家的2300余名代表参加。自2010年以来,年会陆续增加了班加罗尔、纽约和布里斯班三个分会场。 
2013年学生保护科学大会(剑桥大学)将与北京论坛学生分论坛(北京大学)合作,首次在北京举办。 SCCS-Beijing将每年一次,旨在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年轻的保护科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国际交流和学术提升的平台,提高中国自然保护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专业能力,满足今天社会日益增长的生态保护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中国和亚洲以及国际上从事保护科学的年轻人之间的拓展和交流。 

北京论坛学生分论坛暨学生保护科学大会SCCS-Beijing 
主题:“保护的新希望” 
目的:提高从事保护事业的年轻人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保护问题错综复杂,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有合适的解决途径。 
参会者: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湾以及海外,选择以自然保护为职业的年轻人,主要是来自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保护和管理机构以及保护区从事研究工作的年轻工作人员。 
年轻的保护工作者分享他们来自野外和和实验室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案例;我们也将邀请国际和国内在保护领域有成就和洞见的知名学者和实践者与年轻人互动交流,为年轻人提供建议和教导; 我们也特别鼓励来自不同学术领域和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碰撞和合作,为有效的保护寻找创新的、跨学科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保护事业中来。 

大会组织与安排 
主办单位:北京论坛(北京大学),学生保护科学大会(SCCS)(剑桥大学) 
指导委员会 
主席: 
许智宏,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前校长,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主席 
委员: 
Andrew Balmford,剑桥大学动物学系教授,SCCS发起人 
方精云,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生态学系主任,中科院植物所所长 
赵进东,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水生所所长 
马克平,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 
魏辅文,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中科院动物所副所长 
许建初,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ICRAFT中国代表 
罗鹏,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 
George Schaller,野生动物学家,Panthera副主席 
Douglas MacMillan,英国Kent大学教授,人类学与保护科学学院院长 
David Western,UC Davis 教授,非洲保护中心主任 
Tom Brooks,IUCN首席科学家 
吕植,北京大学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组织委员会: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组长:吕植 
执行组长:朱小健 
联系人:朱小健,胡亚楠 
联系方式:sccs-beijing@foxmail.com 
会议时间: 2013年11月1日-2013年11月5日 
(包括3天会议,2天培训) 
会议地点: 北京大学 
重要日期: 
报名截止日期:2013年7月31日 
组委会发出参会人员邀请:2013年9月15日 
邀请参会者:参会者的选择将由指导委员会和组委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摘要进行评审筛选,确定最终参会人员。 
会议规模 
2013年SCCS-Beijing为第一届,初定会议规模为:学生参会者60人,特邀嘉宾10人(大会发言6人,培训者4人)。 

费用 
食宿:受到正式邀请的参会人员在北京的食宿由北京论坛负责, 
交通:参会人员负责自己从所在地到北京大学的交通费用。 
奖学金:会议组织方将为10%的受邀参会者提供奖学金,主要用于支付交通费用(国内往返火车硬卧票)。奖学金将由参会人员自己填表申请,组委会将根据参会者提交的论文质量和本人的财政能力综合评估参会者是否具备获得奖学金的资格。 

主要环节 
SCCS-Beijing将包括以下环节: 
会议:共三天,其中将安排6位嘉宾的大会发言和学生报告(每人20分钟)以及半天的海报展示交流 
培训工作坊:大会将安排两天的培训工作坊,目的是为参会者提供所需要的培训,特别是前沿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与保护工作技能。初步拟定可供选择的工作坊主题为: 
1. 保护科学家适用的统计学 
2.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基本概念和方法; 
3. 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介绍; 
组委会将根据报名的情况来安排培训的主题和时间。只有提前报名并缴纳注册费的人员才能参加。为了获得最佳的效果,每个工作坊将设人数限制(不超过20人) 

北京论坛学生分论坛暨学生保护科学大会北京年会(SCCS-Beijing) 
参会申请表 
请于7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大会组委会sccs-beijing@foxmail.com 
提交申请表 见附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